新闻资讯

伍连德扑灭东北鼠疫:从土拨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华体会体育

  伍连德医生与哈尔滨的联系,在于十九世纪中国东北曾经爆发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瘟疫。该瘟疫的第一例病例,出现在1910年10月12日,由俄国的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境内的满洲里。同年的10月26日,满洲里车站首先发现了鼠疫患者。于是,这段全长530英里的东清铁路,成了满洲里至哈尔滨鼠疫传播的大通道。1910年10月27日,瘟疫传至哈尔滨;10月30日到达长春;11月2日抵达沈阳。尤以哈尔滨为众。据当时的统计,吉、黑两省(当时哈尔滨属吉林管辖)已经死亡近4万人,相当于两省总人口的1.7%,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让官方触目惊心,让生者不寒而栗。

  当奉天(今沈阳)发现了该病的患者与死者之后,东三省总督锡良立即派遣两名北洋医学堂毕业的学生姚医生和孙医生速往哈尔滨探查病源,采取措施,以图阻断瘟疫近一步向奉天方面侵漫。沿途各地的巡抚也纷纷向朝廷奏报这场突如其来的可怕瘟疫。与此同时,世界几乎所有的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场爆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可怕的瘟疫。许多准备到哈尔滨的旅行者也立刻中断了自己的行程。在十四世纪中叶,欧洲大陆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鼠疫,鼠疫蔓延到整个欧洲和俄国的部分地区,死亡约二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大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侨居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的外国人闻风色变,纷纷举家离开中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疫情最严重属哈尔滨之傅家甸(今哈尔滨道外区部分地带),那里每天都有十数人死亡。1910年11月15日,滨江厅组成防疫局,始对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施行“严绝交通,厉行隔离”。

  伍连德,广东台山人,生于英属海外殖民地槟榔屿(今马来西亚)。1896年,以女皇奖金选拔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后就读于圣玛利亚医学院,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研究,1903年获医学博士。1904年回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开私人诊所,并致力于反对吸毒、赌博。他主张华人男子剪掉辫子,提倡女子教育,鼓励青少年开始体育运动和创办文学会。1907年,应清政府之聘,举家归国,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即副校长一职。时年31岁。伍医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很勇敢,接受了清廷的这一旨派,带着他的学生兼助手林家瑞先生,携带相应的医学器具、试验用品,如英制中型显微镜、酒精、试管、剪刀和钳子等,乘火车奔赴疫情最严重之哈尔滨。

  推荐伍连德医生的施肇基先生1910年33岁,任清政府的外务部右丞,位在清政府外务部的核心领导层。与伍连德医生一样,是那个复杂年代的青年才俊。他是康奈尔大学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求学的动力是因为“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1908年,清政府委任施肇基为吉林西北路兵备道兼滨江关监督。清朝灭亡之后,施肇基先生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并先后任驻伦敦和华盛顿大使。曾出席巴黎合会,为中国五位全权代表之一。1935年6月,中美使馆升格为大使级,施肇基先生为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

  1905年,施肇基先生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与伍连德相识。他们志趣相同,同样抱负远大,忧国忧民。施肇基认为伍连德医生是一个可堪大用之材。当时,袁世凯正在考虑拟用专家改造陆军军医学堂。施肇基先生推荐了伍连德医生,并敦促他回国任职。身为南洋华侨的伍连德医生,在与施肇基、梁启超、辜鸿铭、严复、胡适等人的交往中,开始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认识,除了对他日后的中国医史的研究产生了有益与深刻的影响之外,更加深了他的拳拳赤子之情。

  施肇基先生亦曾任职过哈尔滨关道的道员(哈尔滨关道即滨江关道辖四府、一厅、两县,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个权力中心)。因此,施肇基对哈尔滨状况之复杂颇为了解。哈尔滨瘟疫暴发,此关乎民之安危,亦关乎国威与主权。施肇基担心这场死人无数的特大瘟疫进一步蔓延,如若朝廷不能及时扑灭这场疫疠,那么,一直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日、俄两国,势必会施加政治压力,出兵干预,后果不堪设想。施肇基立即建议外务部筹办“万国治疫会议”,他本人出任“防疫大臣”,并力荐南洋华侨伍连德医生任会长。之前,或为生死攸关虑,已有医学专家婉拒前往东北扑疫之荐。唯伍连德医生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由施肇基直接负责伍连德医生在哈尔滨的扑疫工作。

  1910年12月24日晚,伍连德医生和他的助手抵达哈尔滨。当年之傅家甸总人口为24000人,这场瘟疫夺走生命最多的地方就在傅家甸,这里每天都有一、二十人吐血而死。侨居在哈尔滨其他区域里的外国人,特别是俄国人,死于这场瘟疫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

  一路上,伍连德医生看到雪街冰道上,送葬之旅牵连不断,悲痛哭嚎,不绝于耳。此时正值西历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前夕,伍连德医生想到那个俄国旅馆的白俄女人说的话:到了中国人的春节,这里就会成为一座空城,闯关东的人都准备回山东老家过年啦。伍连德医生还了解到,已有山东人准备将因瘟疫而死的亲属尸体运回老家安葬……

  大批闯关东的人到哈尔滨谋生,始于咸丰十年,清廷对东北地区开禁垦荒后。有统计表明,当年到关东谋生的1400万人当中,有七、八百万人是从山东过来的。伍连德医生想,设若这些人当中的染病者回山东,那就意味着整个中国将爆发一场范围更大的瘟疫……

  伍连德医生马上开始着手调查傅家甸的瘟疫情况。在踏察过程中,一个细节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他了解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土拨鼠亦称旱獭,属啮齿类,主要生存在蒙古、俄国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种穴居于干燥寒冷地带的小动物。伍连德医生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在哈尔滨这座新开埠的移民城市里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侨民,据统计,最初随东清铁路到哈尔滨的外国人(包括铁路员工、冒险家、逃难的犹太人和俄国白党之残部),占全城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还要多。这些大多来自寒冷地区的俄国人,喜穿裘皮衣装,尤喜紫貂围脖、帽子和抄手,以此御寒,以资装扮,显示高贵。东、西欧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紫貂皮货亦情有独钟。由于紫貂数量有限,于是一些俄国人(其中亦有鼠疫感染者)开始向中国满洲里地区进发,与当地的中国人一道捕捉土拨鼠。在窝棚内将土拨鼠剖杀之后,加工其毛皮,冒充紫貂出卖获利。据当年的统计,1910年之前的三年,在毛皮市场上,共成交假冒紫貂70万张,到了1910年,则上升为250万张假冒紫貂皮。伍连德医生认真研究后,立即请哈尔滨关道派人前往这一地区,寻捕土拨鼠的活体样品,再进行解剖化验,以求病源。

  伍连德医生到傅家甸之后,立即乘车去已被改为临时防疫医院的商会,拜见姚医生和孙医生。这两位中国医生均毕业于北洋医学堂。交谈中,伍连德医生发现,姚医生所谓的消毒办法,是用从日本进口的硫磺和石炭酸等化学药品进行消毒。通过交谈,伍连德医生还了解到,这两位医生和五名助手在哈尔滨的任务并不是防疫和治病,而是将染病者遣送到固定地区封锁起来,对于死者,则由当地政府购买棺材进行埋葬。伍连德医生注意到,这些防疫人员没有任何自我防护措施,包括那些负责收尸的警察均不带口罩。

  之后,伍连德医生立刻向施肇基报告。在这份用英文书写的电报里,伍连德医生介绍了他的六大困难:(1)医无素养之困难;(2)药品无储备之困难;(3)财政应付不及之困难;(4)病院隔离筹备不及之困难;(5)断绝交通之困难;(6)焚毁尸体、物品隔离之困难。

  随后,伍连德医生开始协调道台府的官员,将滨江官立女子二等小学堂作为防疫办公室和消毒站,着手建立了滨江疑似病院。同时,找到了一幢相对安静的泥草房,作为疫病试验室。这幢茅草房即为中国第一个瘟疫病菌试验室。

  1910年12月27日,孙医生的助手跑到道台府向伍连德医生报告,傅家甸的一家日式旅馆的女老板刚刚染瘟疫死亡,现已经派警察封锁并保护了现场。

  伍连德医生立即带上他的助手,携带相关器械来到这家日式旅馆。房间的地板上到处是死者咳的血迹,气味刺鼻。躺在榻榻米(日式地铺)上的死者身躯佝偻,表情痛苦。经询问是否有皮货商入住时,该旅馆的杂役告知,从满洲里过来的那个日俄混血儿就是专卖旱獭的毛皮商人,该人已于一个星期前离开。伍连德医生对助手命令道,马上进行解剖。姚医生听后颇感惊诧,说,大人,对人体进行解剖,在朝廷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孙医生提醒道,大人,解剖疫尸最易感染病毒,恐有生命危险。伍连德医生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请你们出去吧。

  在瘟疫病菌试验室,伍连德医生对这些脏器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在显微镜下,他很快发现了鼠疫杆菌。可以肯定是鼠疫。但重要的是必须探清它的传播渠道。三天后,营养液培养的样品便出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团。伍连德医生又对疫尸的各个器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死者血液中存有鼠疫杆菌。半岛棋牌同时,伍连德医生得到了土拨鼠的活体样本,进行解剖后,医生在土拨鼠的体内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团。伍连德医生立刻致电施肇基,报告哈尔滨流行的是鼠疫,而这种鼠疫病菌是通过呼吸和唾液进行传播的。这一发现是在伍连德医生到达哈尔滨瘟疫区的第六天。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